吉林省有個漢書遺址。
看到這,人們就想到了二十四史之一的《漢書》。
那麼,這個漢書遺址與二十四史之一的《漢書》有關係嗎?
對於《漢書》,大部分國人都知道。
這部著作是」二十四史」之一,由東漢史學家班固編撰。
《漢書》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後漢書》、《三國志》並稱為「前四史」。
《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事。
《漢書》包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全書共八十萬字。
因為影響巨大,人們才想將吉林省的漢書遺址與《漢書》結合起來。
漢書遺址位於大安市月亮泡鄉漢書村東北1公里的月亮泡南岸一個隆起的黃土崗上。
經過考古考察,漢書遺址屬青銅時期人類生活的遺存,被譽為吉林省「露天博物館」和「地下文物倉庫」,是吉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東北三省典型青銅器時代文化的命名地。
根據資料記載,1974年5月和2001年6月,經吉林省文物工作隊和吉林大學歷史系聯合考古隊進行兩次發掘,發掘面積為2000多平方米,發展了多處半地穴式房屋、窯穴和墓群遺址,出土了大批石器、陶器、骨器等文物。
根據該遺址的地層和文化內涵,其下層稱為「漢書一期文化」(文化年代相當於中原的西周時期,屬青銅時代文化),其上層為「漢書二期文化」(年代下限相當於西漢)。
應該說,這些遺址中的漢代遺迹較多。那麼,是不是就因為漢代遺址多,就叫做漢書遺址嗎?
其實,這麼理解是錯誤的。
漢書遺址的名字與所在地的村子有關係,這個村就叫做漢書村。
這個村子的名字與革命烈士駱漢書有關係。
駱漢書生前任大賚縣五區區長,馬殿元生前任大賚縣五區區農會主任。
1946年3月的大賚縣,日本帝國主義的統治剛剛結束,一些地主、漢奸、官僚等封建勢力和敵偽殘餘另換招牌,搖身一變,成為了這個「官」,那個「長」,什麼借糧、攤派不斷,繼續為非作歹,加之土匪遍地,保安隊橫行,社會動亂不堪,民不聊生。
駱漢書沒有被猖獗一時的反動勢力所嚇倒,他們積極開展工作。白天開大會,宣傳我黨政策,幫助農民群眾幹些農活。晚上走村串戶,訪貧問苦,調查了解情況,與群眾談心,使他們了解了廣大農民群眾對封建制度的強烈反對和對土地的熱切要求。同時也清楚地看到了躲在暗處的不準群眾翻身,隨時準備反撲的反動勢力的威脅。因此,他倆首先組織了區武裝隊、江防隊,負責沿江防務、清剿土匪、維護社會治安,為建立鞏固東北革命根據地和紅色政權積極工作。
1946年4月上旬,駱漢書、馬殿元積極開展了反奸清算、聲勢浩大的反貪污、反惡霸、反地主、反偽滿警察特務及偽滿時代惡劣的行政人員等敵偽殘餘勢力的鬥爭,打擊了反動勢力的囂張氣焰。
經過反奸清算鬥爭,雖然反動的封建勢力受到了沉重打擊,但相當一部分群眾沒有發動起來,有的農會領導權沒有真正掌握在貧苦農民手中,有的群眾清算地主時,明暗不分,白天分到的果實,晚上又送回去了。這時,反動的地主階級不甘心他們的滅亡,妄想扼殺紅色政權於搖籃之中,他們採取煽動誘惑、內外勾結的手段,謀劃農會叛亂。
1946年7月,地主王明武找來一些農會幹部在家中秘密集會,策劃與江東「秧子隊」(土匪)共同包圍五區區政府,狂叫「把駱漢書斬草除根,把區政府和農會一掃光」。會後,他們又派人到處串聯,商議暴亂事宜,並暗中造謠,煽風點火。
8月30日霞午4點,駱漢書等人到菜園子網房子給江防隊布置任務後,又去東山頭村,在村邊遇見迎面跑來的張萬發,張萬發報告說周寶和被土匪劫走了。駱漢書便命他前去樣子口面探聽情況,張萬發乘機逃走。駱漢書急忙在村裡找了一名「模範班」人員帶路去樣子口網房子。來到網房子院內,駱漢書急忙下馬直奔網房子上屋走去。這時,埋伏在西倉子南頭的地主張玉珍從背後向他開了槍,子彈從後腰射入,從腹部穿出。霎時,血流如注,駱漢書傾倒在地。接著,地主王兆剛又補了一槍,打在駱漢書的左腕上。之後,叛徒張萬發惡狠狠地用套子槍筒朝奄奄一息的駱漢書胸部猛擊數下。這位中國共產黨的優秀戰士犧牲在地主、土匪、叛變農會幹部之手。
為了紀念駱漢書等同志,中共賚廣縣委(1946年9月由大賚、安廣兩縣合併而成)於1947年春決定將五區所在地端基屯改為漢書村,將根寶店屯改為殿元村。1983年,大安縣民政局選擇新址為駱漢書、馬殿元烈士修築水泥墓葬,重新安葬了烈士的遺骨。
所以,考古人員在這裡發現遺址後,就以漢書命名。 【作者:每日漢字】
東北歷史:吉林省有個漢書遺址,與班固有關係嗎?
吉林省有個漢書遺址。
看到這,人們就想到了二十四史之一的《漢書》。
那麼,這個漢書遺址與二十四史之一的《漢書》有關係嗎?
對於《漢書》,大部分國人都知道。
這部著作是」二十四史」之一,由東漢史學家班固編撰。
《漢書》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後漢書》、《三國志》並稱為「前四史」。
《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事。
《漢書》包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全書共八十萬字。
因為影響巨大,人們才想將吉林省的漢書遺址與《漢書》結合起來。
漢書遺址位於大安市月亮泡鄉漢書村東北1公里的月亮泡南岸一個隆起的黃土崗上。
經過考古考察,漢書遺址屬青銅時期人類生活的遺存,被譽為吉林省「露天博物館」和「地下文物倉庫」,是吉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東北三省典型青銅器時代文化的命名地。
根據資料記載,1974年5月和2001年6月,經吉林省文物工作隊和吉林大學歷史系聯合考古隊進行兩次發掘,發掘面積為2000多平方米,發展了多處半地穴式房屋、窯穴和墓群遺址,出土了大批石器、陶器、骨器等文物。
根據該遺址的地層和文化內涵,其下層稱為「漢書一期文化」(文化年代相當於中原的西周時期,屬青銅時代文化),其上層為「漢書二期文化」(年代下限相當於西漢)。
應該說,這些遺址中的漢代遺迹較多。那麼,是不是就因為漢代遺址多,就叫做漢書遺址嗎?
其實,這麼理解是錯誤的。
漢書遺址的名字與所在地的村子有關係,這個村就叫做漢書村。
這個村子的名字與革命烈士駱漢書有關係。
駱漢書生前任大賚縣五區區長,馬殿元生前任大賚縣五區區農會主任。
1946年3月的大賚縣,日本帝國主義的統治剛剛結束,一些地主、漢奸、官僚等封建勢力和敵偽殘餘另換招牌,搖身一變,成為了這個「官」,那個「長」,什麼借糧、攤派不斷,繼續為非作歹,加之土匪遍地,保安隊橫行,社會動亂不堪,民不聊生。
駱漢書沒有被猖獗一時的反動勢力所嚇倒,他們積極開展工作。白天開大會,宣傳我黨政策,幫助農民群眾幹些農活。晚上走村串戶,訪貧問苦,調查了解情況,與群眾談心,使他們了解了廣大農民群眾對封建制度的強烈反對和對土地的熱切要求。同時也清楚地看到了躲在暗處的不準群眾翻身,隨時準備反撲的反動勢力的威脅。因此,他倆首先組織了區武裝隊、江防隊,負責沿江防務、清剿土匪、維護社會治安,為建立鞏固東北革命根據地和紅色政權積極工作。
1946年4月上旬,駱漢書、馬殿元積極開展了反奸清算、聲勢浩大的反貪污、反惡霸、反地主、反偽滿警察特務及偽滿時代惡劣的行政人員等敵偽殘餘勢力的鬥爭,打擊了反動勢力的囂張氣焰。
經過反奸清算鬥爭,雖然反動的封建勢力受到了沉重打擊,但相當一部分群眾沒有發動起來,有的農會領導權沒有真正掌握在貧苦農民手中,有的群眾清算地主時,明暗不分,白天分到的果實,晚上又送回去了。這時,反動的地主階級不甘心他們的滅亡,妄想扼殺紅色政權於搖籃之中,他們採取煽動誘惑、內外勾結的手段,謀劃農會叛亂。
1946年7月,地主王明武找來一些農會幹部在家中秘密集會,策劃與江東「秧子隊」(土匪)共同包圍五區區政府,狂叫「把駱漢書斬草除根,把區政府和農會一掃光」。會後,他們又派人到處串聯,商議暴亂事宜,並暗中造謠,煽風點火。
8月30日霞午4點,駱漢書等人到菜園子網房子給江防隊布置任務後,又去東山頭村,在村邊遇見迎面跑來的張萬發,張萬發報告說周寶和被土匪劫走了。駱漢書便命他前去樣子口面探聽情況,張萬發乘機逃走。駱漢書急忙在村裡找了一名「模範班」人員帶路去樣子口網房子。來到網房子院內,駱漢書急忙下馬直奔網房子上屋走去。這時,埋伏在西倉子南頭的地主張玉珍從背後向他開了槍,子彈從後腰射入,從腹部穿出。霎時,血流如注,駱漢書傾倒在地。接著,地主王兆剛又補了一槍,打在駱漢書的左腕上。之後,叛徒張萬發惡狠狠地用套子槍筒朝奄奄一息的駱漢書胸部猛擊數下。這位中國共產黨的優秀戰士犧牲在地主、土匪、叛變農會幹部之手。
為了紀念駱漢書等同志,中共賚廣縣委(1946年9月由大賚、安廣兩縣合併而成)於1947年春決定將五區所在地端基屯改為漢書村,將根寶店屯改為殿元村。1983年,大安縣民政局選擇新址為駱漢書、馬殿元烈士修築水泥墓葬,重新安葬了烈士的遺骨。
所以,考古人員在這裡發現遺址後,就以漢書命名。 【作者:每日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