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決戰中途島》這樣的史詩型戰爭片,一直都很難受到好萊塢青睞,它們的春天只能在鐵幕另一邊煥發。
文|閻濱
曾執導過《獨立日》、《愛國者》、《後天》、《 2012 》的羅蘭·艾默里奇導演的新片《決戰中途島》上映後,反響褒貶不一。
該片耗資9800萬美元。據艾默里奇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稱,他20年前就想製作這部電影,曾試圖和索尼影業接洽,但索尼影業作為日本人的公司,不太願意拍這個題材。艾默里奇多年來四處化緣,最終找到中國金主,湊夠了投資。11月8日,中美兩國同步上映。
· 《決戰中途島》的中美海報,可以看出美版海報非常復古
《決戰中途島》公映前,影評人點映場的反響不太好,爛番茄新鮮度只有35%,評價都很露骨。電影網站IndieWire乾脆說它「簡直乏味至極,擺在沃爾瑪貨架上賣賣DVD還行……用21世紀的CGI技術拍出了20世紀中期的戰爭片」。
觀眾群體對影片的評價則呈多元形態,很多普通觀眾表示全片敘事太快、故事結構鬆散、人物形象塑造不鮮明;有些吹毛求疵的軍事愛好者憤憤不平於電影中出現的一些低級錯誤。
有些觀眾則驚喜於這部電影的古典主義傳統史詩戰爭片風格,IMDB網站的觀眾留言中,不乏溢美之詞,認為堪比《虎虎虎》和《遙遠的橋》。上映當天,豆瓣和IMDB的評分都略有上漲。
無論人們喜不喜歡,這樣的電影今天已經不多見了。
好萊塢厭惡史詩型戰爭片不少中國觀眾不屑地認為,《決戰中途島》是一部常見的好萊塢「美式主旋律」大片。然而事實上,好萊塢已經很多年沒有拍過全景式講述一場大型戰役的史詩型戰爭片了,原因很簡單,這種電影是典型的票房毒藥。
自從好萊塢投拍戰爭電影以來,二戰前的戰爭片多集中在南北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題材,如《一個國家的誕生》和「鋼鐵俠」原型、大亨霍華德·休斯投資拍攝的大型空戰片《翼》。二戰爆發後,二戰題材迅速成為戰爭片主流。
· 1927年上映的《翼》是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
從二戰戰時直到60年代,普通觀眾要麼親身上戰場目睹過戰爭,要麼在後方家園渡過戰爭但對戰時歲月保留著鮮活記憶,當時的戰爭片尤其二戰題材影片有著巨大的消費群體。好萊塢在這段時間拍攝了大量各種題材的二戰電影。但是徹底依賴票房生存,以盈利為基本目的好萊塢,即便從50年代開始時興投入巨資拍攝宏大場面的歷史題材史詩電影,也極少有人敢嘗試拍攝二戰題材的大型史詩。
直到1962年,以好萊塢為主、多國合拍的《最長一日》出現,才有了第一部全景式大型二戰題材史詩戰爭片。該片講述諾曼底登陸第一天的故事,影片投資巨大,得到各國政府和軍方的協助,劇組借用北約多國陸海空三軍上千名演習部隊和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幾十艘軍艦參與拍攝。
· 《最長一日》中的奧馬哈海灘登陸戰
由於《最長一日》電影票房獲得很大成功,隨後,《突出部戰役》(1965)、《巴頓將軍》(1970)、《虎虎虎》(1970)相繼得到攝製。除《巴頓將軍》取得票房成功外,其他要麼票房平平,要麼像《虎虎虎》那樣叫好不叫座、迎來票房巨虧。
進入70年代以後,隨著二戰一代人步入中年,逐漸退齣電影主力消費群體,同時美國國內因為越南戰爭的原因,戰爭和軍事話題都不受年青一代觀眾歡迎,市場欣賞口味發生變化。1976年的《中途島》、1977年英美合拍的《遙遠的橋》,以及同年由電影《巴頓將軍》原班人馬製作的電影《麥卡阿瑟》,這三部大場面、大製作史實戰爭片全部票房失利。
· 《遙遠的橋》在軍事迷中口碑極佳,但也並不受影評人待見
這樣的局面延續到了新世紀初,冷戰之後,美國還拍攝過南北戰爭題材的《葛底斯堡戰役》(1993)和《眾神與將軍》(2003),以及古代戰爭題材的《天國王朝》(2005),票房均不理想。在製片商看來,以大型戰役為題材的史詩片,從商業角度來說就是穩賠不賺的票房毒藥,這導致艾默里奇多年來求爺爺告奶奶四處化緣,也難以找到投資方拍攝《中途島》。
大型戰爭片的真正愛好者對戰爭片愛好者來說可喜的是,冷戰時代的鐵幕另一側是風景這邊獨好,史詩型戰爭片擁有資本主義世界難以奢望的藝術創作空間。計劃經濟體制下,票房因素讓位於國家政治考慮和宣傳需要,「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也發揮得淋漓盡致。
以蘇聯為例,1949 年,衛國戰爭戰火剛熄,戰後的大饑荒也剛剛過去,為了讓群眾儘早在銀幕上欣賞偉大領袖帶領蘇聯人民戰勝法西斯的勃勃英姿,第一部大型史詩片《斯大林格勒》就已拍攝完成。
這部影片是在斯大林格勒實地拍的,蘇聯戰後重建很緩慢,這帶來一個好處,在一片殘垣斷壁中拍電影,布景的錢都省了。次年《攻克柏林》問世,處處強調偉大領袖斯大林的高瞻遠矚與英明決策,當時在政治上已經被「冷藏」的柏林戰役實際指揮者朱可夫元帥在電影里沒有露面。
· 《斯大林格勒》里的一幕
赫魯曉夫時代,蘇聯拍攝史詩型戰爭片的步伐一度放緩。直到勃列日涅夫時代,由尤里·奧澤洛夫導演主持拍攝了規模宏大的系列電影《解放》,這一系列電影共分五部,時長超過8小時,講述了蘇德戰爭從1943年夏到 1945 年戰爭結束這一期間的歷史,耗資最多、規模最大、場面最為壯觀,在蘇聯電影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拍攝該系列電影時,因為題材上屬於國家重點宣傳工程,蘇聯上上下下都極為重視。不但動用了數萬名蘇軍現役部隊、數百輛坦克,而且影片選角上秉持蘇聯電影界一貫傳統,不但蘇聯領袖人物、盟國領導人和德國高級人物,一律選擇外形酷似角色原型的「特型演員」,連一些中小人物演員選角都一絲不苟。
例如,為再現1944年德國黨衛軍上校奧托·斯科爾茲內將義大利法西斯領袖墨索里尼從囚禁地營救出來的一幕,《解放》挑選了扮演斯科爾茲內的特型演員,無論身高還是長相,都酷似本尊,令西方觀眾看得瞠目結舌。
· 《解放》里的希特勒和斯科爾茲內
與蘇聯相比,中國的大型戰爭片成形得較遲。1952年拍攝以殲滅整編74師為背景的《南征北戰》,因為政治紀律,領袖人物和軍隊高級將領都還無法直接在銀幕上出現。直到改革開放以後,這一約束才放開。80年代末,隨著國力增強,一批全景式展現解放戰爭的史詩型戰爭片相繼問世,如《巍巍崑崙》(1988)、《開國大典》(1989),該類型電影的巔峰之作是1991年的《大決戰》三部曲,堪稱中國的《解放》系列。
冷戰東方陣營之外,另一個曾頂著巨大困難,熱愛史詩戰爭片的國度是當年的納粹德國。他們拍攝過講述腓特烈大帝故事的《偉大的國王》(1942)和以格奈森瑙將軍為主角的《科爾伯》(1945),均規模宏大、製作精良。後者在德國戰敗前拍攝,納粹當局不顧戰局極端不利,也想盡辦法動用群眾演員2萬人,包括5000名從前線返回休假的德軍官兵,以及大批物資,冒著盟軍空襲拍攝完成了電影。
· 第三帝國的最後一部電影《科爾伯》
觀念的阻力數字CG技術不斷進步,拍攝大型史詩片已經不必聘請大批群演、動用大型實景,成本比過去降低不少。但新一代觀眾的欣賞口味並不偏好軍事題材,戰爭電影的數量仍然有限。
有限的戰爭片中,《野戰排》等電影的成功表明,觀眾青睞的是大歷史背景下小人物、小場景、小格局的故事,《拯救大兵瑞恩》、《黑鷹墜落》和迷你劇集《兄弟連》均屬此類,問世後反響還不錯,這些影片的成功進一步加深了好萊塢對製作大型戰爭片的抵觸。
· 《拯救大兵瑞恩》中最具爭議的一個角色:懦弱的厄本下士
老式戰爭片常見意識形態色彩和善惡二分的道德價值,50年代戰爭片中,德日軸心國曾是旗幟鮮明的負面角色。隨著越南戰爭和60年代的民權與社會解放運動,解構了美國社會傳統權威和價值觀,這類風格已被儘力淡化。
此後拍攝的二戰題材影片中,德日軸心國形象日趨中立化,除了集中營看守還是被明確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的角色外,普通軍人通常被刻畫為被迫履行職責的形象。80年代後,連曾經一度面目可憎的北越軍人也被中立化處理。
而過去曾長期以「高大全」正面形象示人的美國軍人,也因為戰後幾次頗有爭議的局部戰爭,從60年代開始,在好萊塢電影中常以負面示人。尤其是越戰題材戰爭片中,美軍角色幾無好人,不是歇斯底里的殺人狂,就是膽小怯懦無能之輩。
· 富有迷幻和精神病色彩的《現代啟示錄》是很多美國保守派最喜愛的越戰電影
90年代以後,講求「政治正確」之風日益高漲。尤其近年來票房低迷,好萊塢愈發偏愛自帶「政治正確」屬性的角色,這更加不利於軍事歷史題材影片的發揮。為了「政治正確」,好萊塢甚至不惜發明歷史,憑空製造英雄,如去年科幻巨擘J·J·艾布拉姆斯監製的電影《霸主》,雖然是科幻題材,但主角竟是一名參加諾曼底空降的美軍黑人傘兵——實際上,諾曼底美軍空降部隊里沒有一個黑人。
在這個背景下,IndieWire評論《決戰中途島》那句「用21世紀的CGI技術拍出了20世紀中期的戰爭片」或許算不上批評。
該片以美國企業號航母上的俯衝轟炸機部隊為主角,從偷襲珍珠港開始,全景講述中途島戰役全過程,表現了從尼米茲、山本五十六等美日高級將領到普通一兵的形象。
從主題風格來說,《決戰中途島》就像50年代愛憎分明、正義與邪惡二元對立的二戰影片復活。日軍普通下級官兵雖得到較為中性的刻畫,但日軍整體上作為發動戰爭的侵略者,在道德價值上被明確否定,他們殘忍屠戮中國民眾、戰場上則虐殺美軍戰俘。
而在角色選擇上,全片從頭至尾也沒有正面出現一位有名有姓的黑人、拉丁裔、同性戀、女漢子,對多元化、多樣性這些概念毫無迎合,它在影評人那裡惡評如潮,這恐怕是一大原因。
無論你喜不喜歡這樣的影片,你都得承認,在2019年的大銀幕上,還能看到如此驚人的復古和原教旨主義,實在是一個奇蹟。
《決戰中途島》是美式主旋律?|大象公會
像《決戰中途島》這樣的史詩型戰爭片,一直都很難受到好萊塢青睞,它們的春天只能在鐵幕另一邊煥發。
文|閻濱
曾執導過《獨立日》、《愛國者》、《後天》、《 2012 》的羅蘭·艾默里奇導演的新片《決戰中途島》上映後,反響褒貶不一。
該片耗資9800萬美元。據艾默里奇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稱,他20年前就想製作這部電影,曾試圖和索尼影業接洽,但索尼影業作為日本人的公司,不太願意拍這個題材。艾默里奇多年來四處化緣,最終找到中國金主,湊夠了投資。11月8日,中美兩國同步上映。
· 《決戰中途島》的中美海報,可以看出美版海報非常復古
《決戰中途島》公映前,影評人點映場的反響不太好,爛番茄新鮮度只有35%,評價都很露骨。電影網站IndieWire乾脆說它「簡直乏味至極,擺在沃爾瑪貨架上賣賣DVD還行……用21世紀的CGI技術拍出了20世紀中期的戰爭片」。
觀眾群體對影片的評價則呈多元形態,很多普通觀眾表示全片敘事太快、故事結構鬆散、人物形象塑造不鮮明;有些吹毛求疵的軍事愛好者憤憤不平於電影中出現的一些低級錯誤。
有些觀眾則驚喜於這部電影的古典主義傳統史詩戰爭片風格,IMDB網站的觀眾留言中,不乏溢美之詞,認為堪比《虎虎虎》和《遙遠的橋》。上映當天,豆瓣和IMDB的評分都略有上漲。
無論人們喜不喜歡,這樣的電影今天已經不多見了。
好萊塢厭惡史詩型戰爭片
不少中國觀眾不屑地認為,《決戰中途島》是一部常見的好萊塢「美式主旋律」大片。然而事實上,好萊塢已經很多年沒有拍過全景式講述一場大型戰役的史詩型戰爭片了,原因很簡單,這種電影是典型的票房毒藥。
自從好萊塢投拍戰爭電影以來,二戰前的戰爭片多集中在南北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題材,如《一個國家的誕生》和「鋼鐵俠」原型、大亨霍華德·休斯投資拍攝的大型空戰片《翼》。二戰爆發後,二戰題材迅速成為戰爭片主流。
· 1927年上映的《翼》是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
從二戰戰時直到60年代,普通觀眾要麼親身上戰場目睹過戰爭,要麼在後方家園渡過戰爭但對戰時歲月保留著鮮活記憶,當時的戰爭片尤其二戰題材影片有著巨大的消費群體。好萊塢在這段時間拍攝了大量各種題材的二戰電影。但是徹底依賴票房生存,以盈利為基本目的好萊塢,即便從50年代開始時興投入巨資拍攝宏大場面的歷史題材史詩電影,也極少有人敢嘗試拍攝二戰題材的大型史詩。
直到1962年,以好萊塢為主、多國合拍的《最長一日》出現,才有了第一部全景式大型二戰題材史詩戰爭片。該片講述諾曼底登陸第一天的故事,影片投資巨大,得到各國政府和軍方的協助,劇組借用北約多國陸海空三軍上千名演習部隊和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幾十艘軍艦參與拍攝。
· 《最長一日》中的奧馬哈海灘登陸戰
由於《最長一日》電影票房獲得很大成功,隨後,《突出部戰役》(1965)、《巴頓將軍》(1970)、《虎虎虎》(1970)相繼得到攝製。除《巴頓將軍》取得票房成功外,其他要麼票房平平,要麼像《虎虎虎》那樣叫好不叫座、迎來票房巨虧。
進入70年代以後,隨著二戰一代人步入中年,逐漸退齣電影主力消費群體,同時美國國內因為越南戰爭的原因,戰爭和軍事話題都不受年青一代觀眾歡迎,市場欣賞口味發生變化。1976年的《中途島》、1977年英美合拍的《遙遠的橋》,以及同年由電影《巴頓將軍》原班人馬製作的電影《麥卡阿瑟》,這三部大場面、大製作史實戰爭片全部票房失利。
· 《遙遠的橋》在軍事迷中口碑極佳,但也並不受影評人待見
這樣的局面延續到了新世紀初,冷戰之後,美國還拍攝過南北戰爭題材的《葛底斯堡戰役》(1993)和《眾神與將軍》(2003),以及古代戰爭題材的《天國王朝》(2005),票房均不理想。在製片商看來,以大型戰役為題材的史詩片,從商業角度來說就是穩賠不賺的票房毒藥,這導致艾默里奇多年來求爺爺告奶奶四處化緣,也難以找到投資方拍攝《中途島》。
大型戰爭片的真正愛好者
對戰爭片愛好者來說可喜的是,冷戰時代的鐵幕另一側是風景這邊獨好,史詩型戰爭片擁有資本主義世界難以奢望的藝術創作空間。計劃經濟體制下,票房因素讓位於國家政治考慮和宣傳需要,「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也發揮得淋漓盡致。
以蘇聯為例,1949 年,衛國戰爭戰火剛熄,戰後的大饑荒也剛剛過去,為了讓群眾儘早在銀幕上欣賞偉大領袖帶領蘇聯人民戰勝法西斯的勃勃英姿,第一部大型史詩片《斯大林格勒》就已拍攝完成。
這部影片是在斯大林格勒實地拍的,蘇聯戰後重建很緩慢,這帶來一個好處,在一片殘垣斷壁中拍電影,布景的錢都省了。次年《攻克柏林》問世,處處強調偉大領袖斯大林的高瞻遠矚與英明決策,當時在政治上已經被「冷藏」的柏林戰役實際指揮者朱可夫元帥在電影里沒有露面。
· 《斯大林格勒》里的一幕
赫魯曉夫時代,蘇聯拍攝史詩型戰爭片的步伐一度放緩。直到勃列日涅夫時代,由尤里·奧澤洛夫導演主持拍攝了規模宏大的系列電影《解放》,這一系列電影共分五部,時長超過8小時,講述了蘇德戰爭從1943年夏到 1945 年戰爭結束這一期間的歷史,耗資最多、規模最大、場面最為壯觀,在蘇聯電影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拍攝該系列電影時,因為題材上屬於國家重點宣傳工程,蘇聯上上下下都極為重視。不但動用了數萬名蘇軍現役部隊、數百輛坦克,而且影片選角上秉持蘇聯電影界一貫傳統,不但蘇聯領袖人物、盟國領導人和德國高級人物,一律選擇外形酷似角色原型的「特型演員」,連一些中小人物演員選角都一絲不苟。
例如,為再現1944年德國黨衛軍上校奧托·斯科爾茲內將義大利法西斯領袖墨索里尼從囚禁地營救出來的一幕,《解放》挑選了扮演斯科爾茲內的特型演員,無論身高還是長相,都酷似本尊,令西方觀眾看得瞠目結舌。
· 《解放》里的希特勒和斯科爾茲內
與蘇聯相比,中國的大型戰爭片成形得較遲。1952年拍攝以殲滅整編74師為背景的《南征北戰》,因為政治紀律,領袖人物和軍隊高級將領都還無法直接在銀幕上出現。直到改革開放以後,這一約束才放開。80年代末,隨著國力增強,一批全景式展現解放戰爭的史詩型戰爭片相繼問世,如《巍巍崑崙》(1988)、《開國大典》(1989),該類型電影的巔峰之作是1991年的《大決戰》三部曲,堪稱中國的《解放》系列。
冷戰東方陣營之外,另一個曾頂著巨大困難,熱愛史詩戰爭片的國度是當年的納粹德國。他們拍攝過講述腓特烈大帝故事的《偉大的國王》(1942)和以格奈森瑙將軍為主角的《科爾伯》(1945),均規模宏大、製作精良。後者在德國戰敗前拍攝,納粹當局不顧戰局極端不利,也想盡辦法動用群眾演員2萬人,包括5000名從前線返回休假的德軍官兵,以及大批物資,冒著盟軍空襲拍攝完成了電影。
· 第三帝國的最後一部電影《科爾伯》
觀念的阻力
數字CG技術不斷進步,拍攝大型史詩片已經不必聘請大批群演、動用大型實景,成本比過去降低不少。但新一代觀眾的欣賞口味並不偏好軍事題材,戰爭電影的數量仍然有限。
有限的戰爭片中,《野戰排》等電影的成功表明,觀眾青睞的是大歷史背景下小人物、小場景、小格局的故事,《拯救大兵瑞恩》、《黑鷹墜落》和迷你劇集《兄弟連》均屬此類,問世後反響還不錯,這些影片的成功進一步加深了好萊塢對製作大型戰爭片的抵觸。
· 《拯救大兵瑞恩》中最具爭議的一個角色:懦弱的厄本下士
老式戰爭片常見意識形態色彩和善惡二分的道德價值,50年代戰爭片中,德日軸心國曾是旗幟鮮明的負面角色。隨著越南戰爭和60年代的民權與社會解放運動,解構了美國社會傳統權威和價值觀,這類風格已被儘力淡化。
此後拍攝的二戰題材影片中,德日軸心國形象日趨中立化,除了集中營看守還是被明確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的角色外,普通軍人通常被刻畫為被迫履行職責的形象。80年代後,連曾經一度面目可憎的北越軍人也被中立化處理。
而過去曾長期以「高大全」正面形象示人的美國軍人,也因為戰後幾次頗有爭議的局部戰爭,從60年代開始,在好萊塢電影中常以負面示人。尤其是越戰題材戰爭片中,美軍角色幾無好人,不是歇斯底里的殺人狂,就是膽小怯懦無能之輩。
· 富有迷幻和精神病色彩的《現代啟示錄》是很多美國保守派最喜愛的越戰電影
90年代以後,講求「政治正確」之風日益高漲。尤其近年來票房低迷,好萊塢愈發偏愛自帶「政治正確」屬性的角色,這更加不利於軍事歷史題材影片的發揮。為了「政治正確」,好萊塢甚至不惜發明歷史,憑空製造英雄,如去年科幻巨擘J·J·艾布拉姆斯監製的電影《霸主》,雖然是科幻題材,但主角竟是一名參加諾曼底空降的美軍黑人傘兵——實際上,諾曼底美軍空降部隊里沒有一個黑人。
在這個背景下,IndieWire評論《決戰中途島》那句「用21世紀的CGI技術拍出了20世紀中期的戰爭片」或許算不上批評。
該片以美國企業號航母上的俯衝轟炸機部隊為主角,從偷襲珍珠港開始,全景講述中途島戰役全過程,表現了從尼米茲、山本五十六等美日高級將領到普通一兵的形象。
從主題風格來說,《決戰中途島》就像50年代愛憎分明、正義與邪惡二元對立的二戰影片復活。日軍普通下級官兵雖得到較為中性的刻畫,但日軍整體上作為發動戰爭的侵略者,在道德價值上被明確否定,他們殘忍屠戮中國民眾、戰場上則虐殺美軍戰俘。
而在角色選擇上,全片從頭至尾也沒有正面出現一位有名有姓的黑人、拉丁裔、同性戀、女漢子,對多元化、多樣性這些概念毫無迎合,它在影評人那裡惡評如潮,這恐怕是一大原因。
無論你喜不喜歡這樣的影片,你都得承認,在2019年的大銀幕上,還能看到如此驚人的復古和原教旨主義,實在是一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