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勵孩子是可以的,而且的確有些時候獎勵孩子,會促進其更努力,更加積極向上。但如果在這時常的獎勵中,獎勵變成了孩子積極向上的動力、利器,那麼獎勵就已經變味了,不是獎勵,反倒會對孩子造成無形的傷害。
圓圓剛上小學二年級,有些懶惰,圓圓的媽媽從鄰居那裡聽說「獎勵式育兒」有效果,於是就試著套用在圓圓身上。
圓圓媽媽看著孩子寫作業慢,拖沓,於是就制定時間,如果在制定的時間內完成就獎勵一塊錢;
圓圓媽媽看著孩子不愛運動,總是玩手機,於是就和圓圓說,掃地拖地就獎勵兩塊錢;
圓圓媽媽和孩子說自己洗襪子一周,就帶著圓圓去吃一次KFC;
……
就這樣,在剛開始的確讓圓圓很有積極性,圓圓甚至開始主動做家務,然後就等著媽媽給自己的獎勵。
圓圓媽媽看著圓圓這樣,心裡很開心,然後就不斷的升級獎勵,更多的套用在孩子的學習方面,希望孩子的學習成績可以得到改善。
成績原本不是很好的圓圓,聽到媽媽說如果前進10名,就獎勵自己一個新款的玩具,很開心的和媽媽做保證,說自己一定可以做到。
就這樣,考試後成績出來了,圓圓不多不少,真的前進了10名,原本是在中下游,現在處於班級的中上游偏前面一些。
圓圓拿到成績後很開心,放學了蹦蹦跳跳的跑出來到媽媽身邊,笑的合不攏嘴和媽媽說著。
圓圓媽媽答應了,說過兩天工作不忙了就帶著圓圓去買。
之後,圓圓每天幾乎幾次的催著媽媽要玩具,但媽媽遲遲沒帶著圓圓去買。
持續了大半年快一年的獎勵制度突然就中斷了,這讓圓圓很不開心,很失望。
之後,圓圓媽媽就發現了圓圓開始不再做家務,即使喊著圓圓幫自己忙,圓圓剛開始還會動一下,幫個忙,但越往後就越不動了,就像是沒聽到一樣。
等到再一次的成績出來後,圓圓媽媽就後悔了,成績不僅沒保持在原有狀態,反而比沒進步之前還要退了幾名。
圓圓老師和圓圓媽媽說,這段時間圓圓的學習態度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經常溜號,像是有心事一樣,還時常和同桌說話,為了避免影響其他同學,也希望圓圓和同桌能夠避免出現成績倒退的情況,同桌都換了幾個……
圓圓媽媽聽到老師說這樣的話後,很生氣,回到家就質問圓圓為什麼這樣做?圓圓什麼都不說,一點反應都沒有,圓圓更生氣了,態度更加強硬一些,但圓圓不僅沒回應,反而還看著媽媽,瞪了媽媽一眼,隨後就進房間了。
這時圓圓媽媽想要重新用「獎勵式育兒」,但卻沒有一點用了。
圓圓說再也不會相信媽媽了。
圓圓媽媽就這樣掉進了「扇貝效應」的誤區,將獎勵變為孩子努力向上的動力,取代了孩子原本的內在動力,之後卻又中斷了,不再滿足孩子,導致孩子再也不相信自己。那麼什麼是扇貝效應呢?在固定的時間間隔的前提下,個體的行為呈現出扇貝型變化趨勢,這就是扇貝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用小白鼠做實驗,每20秒對小白鼠進行一次強化,受到刺激後的小白鼠,會出現反應停頓。
經過多次不斷的強化訓練後,小白鼠開始慢慢的有意識的根據強化的時間變化出現相應的反應,這個行為反應的趨勢圖,變化趨勢就像扇貝一樣。
圓圓似乎就像小白鼠一樣,被媽媽一次次的獎勵滿足刺激,久而久之,圓圓就認為只要完成一件事,就會得到獎勵。
其實這就是家長陷入扇貝效應的誤區了。三大誤區:1、固定的周期
就像扇貝效應的固定周期獎勵,這樣的獎勵會讓孩子成為習慣,失去了原本的作用、
雖然圓圓媽媽沒有給圓圓設置固定的周期,但卻有著固定具體的事項,這其實是同樣的性質。
只要孩子完成了一件事,圓圓媽媽都獎勵孩子,然後獎勵還會不斷升級,可能到了最後經濟方面或者其他原因導致不能再次滿足。
一旦中斷,就會出現截然相反的後果。
就像是斯金納所說的「扇貝效應」,將孩子的獎勵變成固定周期,讓孩子習慣,一旦獎勵中斷,那麼就會讓孩子失去前進努力的動力。
2、單一的獎勵
單一的獎品,容易讓孩子失去新鮮感,失去動力。
換個角度來想,即使是大人,經常吃一種食物,或者常常被送一種物品,都會感覺到膩,還不如不要,不如不吃。
孩子也是一樣,如果經常得到的是單一的獎勵,就會失去新鮮感,被膩到,沒有任何動力。
3、父母只考慮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父母去選擇獎品,但並不會考慮孩子是否喜歡,這樣的獎勵只會讓孩子厭煩。
就像是《小歡喜》中,喬英子喜歡天文,但宋倩卻不停的阻止,喬英子想考取南京大學,但宋倩非要讓英子考北京重點大學。
還有經常可以在網上看到的,孩子的生日,一些大人偏偏送一些習題冊等等,導致孩子的心情瞬間降到冰點。避開誤區的同時,家長要正確運用「獎勵式育兒」。有育兒專家將獎勵的方式分為三種:一種是社會性獎勵:如鼓掌、擁抱、表揚等;一種是物質性獎勵,比如孩子喜歡的玩具、或是金錢、禮品等;一種是活動及特權,比如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吃什麼好吃的等。但家長應該注意,這些都是獎勵,但更應該注意獎勵方式應該是社會性獎勵,也就是說應注重精神性獎勵,物質獎勵應為輔助。
一、獎勵不應超越內心動力和習慣
如果想要培養孩子做家務的習慣,第一次第二次可以獎勵孩子喜歡的小玩具,但之後可以用微笑也就是精神性獎勵為主。
大家都說21天可以幫助一個人培養一個好習慣,雖然這種說法未得到科學證實,但其實對每個人來說,習慣真的非常重要,習慣有時幾乎可以讓人很自然的去做去完成某些事情。
孩子的內心動力更能促進其完成某一件事,這樣才會更加長久。
二、獎勵可以成為驚喜,但不應是必須
偶然之間獎勵孩子,這樣的驚喜是出乎孩子意料的,比如孩子考了好成績,可以帶孩子去遊樂場玩一玩,但不能經常這樣做,要的是出其不意的效果,要的是孩子預料不到的驚喜,
不要把獎勵固定為周期性,或者讓孩子可以意料到獎勵,會讓孩子失去新鮮感。
只有不可預料的驚喜和開心,才會更容易產生激勵效果。
獎勵不是為了讓孩子知道,你考了好成績就能得到獎勵,而是應該讓孩子的內心有一種責任感,獲取好成績,會取得更高的成就,之後應該是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幫助更多的人。
用獎勵激勵孩子的興趣,吸引孩子的興趣,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才能將獎勵式育兒的真正好處和效果發揮出來。
「獎勵式育兒」反而讓孩子變的消極?是陷入了「扇貝效應」的誤區
獎勵孩子是可以的,而且的確有些時候獎勵孩子,會促進其更努力,更加積極向上。但如果在這時常的獎勵中,獎勵變成了孩子積極向上的動力、利器,那麼獎勵就已經變味了,不是獎勵,反倒會對孩子造成無形的傷害。
圓圓剛上小學二年級,有些懶惰,圓圓的媽媽從鄰居那裡聽說「獎勵式育兒」有效果,於是就試著套用在圓圓身上。
圓圓媽媽看著孩子寫作業慢,拖沓,於是就制定時間,如果在制定的時間內完成就獎勵一塊錢;
圓圓媽媽看著孩子不愛運動,總是玩手機,於是就和圓圓說,掃地拖地就獎勵兩塊錢;
圓圓媽媽和孩子說自己洗襪子一周,就帶著圓圓去吃一次KFC;
……
就這樣,在剛開始的確讓圓圓很有積極性,圓圓甚至開始主動做家務,然後就等著媽媽給自己的獎勵。
圓圓媽媽看著圓圓這樣,心裡很開心,然後就不斷的升級獎勵,更多的套用在孩子的學習方面,希望孩子的學習成績可以得到改善。
成績原本不是很好的圓圓,聽到媽媽說如果前進10名,就獎勵自己一個新款的玩具,很開心的和媽媽做保證,說自己一定可以做到。
就這樣,考試後成績出來了,圓圓不多不少,真的前進了10名,原本是在中下游,現在處於班級的中上游偏前面一些。
圓圓拿到成績後很開心,放學了蹦蹦跳跳的跑出來到媽媽身邊,笑的合不攏嘴和媽媽說著。
圓圓媽媽答應了,說過兩天工作不忙了就帶著圓圓去買。
之後,圓圓每天幾乎幾次的催著媽媽要玩具,但媽媽遲遲沒帶著圓圓去買。
持續了大半年快一年的獎勵制度突然就中斷了,這讓圓圓很不開心,很失望。
之後,圓圓媽媽就發現了圓圓開始不再做家務,即使喊著圓圓幫自己忙,圓圓剛開始還會動一下,幫個忙,但越往後就越不動了,就像是沒聽到一樣。
等到再一次的成績出來後,圓圓媽媽就後悔了,成績不僅沒保持在原有狀態,反而比沒進步之前還要退了幾名。
圓圓老師和圓圓媽媽說,這段時間圓圓的學習態度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經常溜號,像是有心事一樣,還時常和同桌說話,為了避免影響其他同學,也希望圓圓和同桌能夠避免出現成績倒退的情況,同桌都換了幾個……
圓圓媽媽聽到老師說這樣的話後,很生氣,回到家就質問圓圓為什麼這樣做?圓圓什麼都不說,一點反應都沒有,圓圓更生氣了,態度更加強硬一些,但圓圓不僅沒回應,反而還看著媽媽,瞪了媽媽一眼,隨後就進房間了。
這時圓圓媽媽想要重新用「獎勵式育兒」,但卻沒有一點用了。
圓圓說再也不會相信媽媽了。
圓圓媽媽就這樣掉進了「扇貝效應」的誤區,將獎勵變為孩子努力向上的動力,取代了孩子原本的內在動力,之後卻又中斷了,不再滿足孩子,導致孩子再也不相信自己。
那麼什麼是扇貝效應呢?
在固定的時間間隔的前提下,個體的行為呈現出扇貝型變化趨勢,這就是扇貝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用小白鼠做實驗,每20秒對小白鼠進行一次強化,受到刺激後的小白鼠,會出現反應停頓。
經過多次不斷的強化訓練後,小白鼠開始慢慢的有意識的根據強化的時間變化出現相應的反應,這個行為反應的趨勢圖,變化趨勢就像扇貝一樣。
圓圓似乎就像小白鼠一樣,被媽媽一次次的獎勵滿足刺激,久而久之,圓圓就認為只要完成一件事,就會得到獎勵。
其實這就是家長陷入扇貝效應的誤區了。
三大誤區:
1、固定的周期
就像扇貝效應的固定周期獎勵,這樣的獎勵會讓孩子成為習慣,失去了原本的作用、
雖然圓圓媽媽沒有給圓圓設置固定的周期,但卻有著固定具體的事項,這其實是同樣的性質。
只要孩子完成了一件事,圓圓媽媽都獎勵孩子,然後獎勵還會不斷升級,可能到了最後經濟方面或者其他原因導致不能再次滿足。
一旦中斷,就會出現截然相反的後果。
就像是斯金納所說的「扇貝效應」,將孩子的獎勵變成固定周期,讓孩子習慣,一旦獎勵中斷,那麼就會讓孩子失去前進努力的動力。
2、單一的獎勵
單一的獎品,容易讓孩子失去新鮮感,失去動力。
換個角度來想,即使是大人,經常吃一種食物,或者常常被送一種物品,都會感覺到膩,還不如不要,不如不吃。
孩子也是一樣,如果經常得到的是單一的獎勵,就會失去新鮮感,被膩到,沒有任何動力。
3、父母只考慮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父母去選擇獎品,但並不會考慮孩子是否喜歡,這樣的獎勵只會讓孩子厭煩。
就像是《小歡喜》中,喬英子喜歡天文,但宋倩卻不停的阻止,喬英子想考取南京大學,但宋倩非要讓英子考北京重點大學。
還有經常可以在網上看到的,孩子的生日,一些大人偏偏送一些習題冊等等,導致孩子的心情瞬間降到冰點。
避開誤區的同時,家長要正確運用「獎勵式育兒」。
有育兒專家將獎勵的方式分為三種:
一種是社會性獎勵:如鼓掌、擁抱、表揚等;一種是物質性獎勵,比如孩子喜歡的玩具、或是金錢、禮品等;一種是活動及特權,比如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吃什麼好吃的等。
但家長應該注意,這些都是獎勵,但更應該注意獎勵方式應該是社會性獎勵,也就是說應注重精神性獎勵,物質獎勵應為輔助。
一、獎勵不應超越內心動力和習慣
如果想要培養孩子做家務的習慣,第一次第二次可以獎勵孩子喜歡的小玩具,但之後可以用微笑也就是精神性獎勵為主。
大家都說21天可以幫助一個人培養一個好習慣,雖然這種說法未得到科學證實,但其實對每個人來說,習慣真的非常重要,習慣有時幾乎可以讓人很自然的去做去完成某些事情。
孩子的內心動力更能促進其完成某一件事,這樣才會更加長久。
二、獎勵可以成為驚喜,但不應是必須
偶然之間獎勵孩子,這樣的驚喜是出乎孩子意料的,比如孩子考了好成績,可以帶孩子去遊樂場玩一玩,但不能經常這樣做,要的是出其不意的效果,要的是孩子預料不到的驚喜,
不要把獎勵固定為周期性,或者讓孩子可以意料到獎勵,會讓孩子失去新鮮感。
只有不可預料的驚喜和開心,才會更容易產生激勵效果。
獎勵不是為了讓孩子知道,你考了好成績就能得到獎勵,而是應該讓孩子的內心有一種責任感,獲取好成績,會取得更高的成就,之後應該是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幫助更多的人。
用獎勵激勵孩子的興趣,吸引孩子的興趣,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才能將獎勵式育兒的真正好處和效果發揮出來。